全部名称: 考比替尼,卡比替尼,Cotellic,Cobimetinib
适 应 症:不能经手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成年患者。
生产厂家:老挝大熊
考比替尼(Cobimetinib)与威罗菲尼(vemurafenib)联用时,可增强对BRAFV600突变阳性黑色素瘤的抗肿瘤效果,或作为单药用于治疗组织细胞肿瘤。
1、通用名:考比替尼
2、商品名:COTELLIC
3、英文名:Cobimetinib
1、考比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,与维莫非尼联合,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证实存在BRAFV600E或V600K突变的不可能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。
2、限制使用:考比替尼不适用于野生型BRAF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。
1、规格:20毫克/片。
2、性状:白色圆形薄膜衣片。
四、主要成分
1、活性成分:考比替尼富马酸盐。每片20毫克的片剂含有22毫克考比替尼富马酸盐,相当于20毫克考比替尼游离碱。
2、非活性成分:片芯含有微晶纤维素、一水乳糖、交联羧甲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。包衣含有聚乙烯醇、二氧化钛、聚乙二醇3350和滑石粉。
1、推荐剂量:每个28天治疗周期的前21天,每天一次口服60毫克(即3片20毫克片剂),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。
2、服用方法: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。
3、漏服或呕吐:如果漏服一剂或在服药后发生呕吐,应在下一次预定时间恢复服药,无需补服。
1、剂量降低步骤:首次剂量降低至每天一次40毫克;第二次剂量降低至每天一次20毫克;若无法耐受每天一次20毫克,则永久停用。
2、针对不良反应的调整:需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剂量暂停、降低或永久停用。具体调整方案针对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(如出血、心肌病、严重皮肤反应、浆液性视网膜病变、肝毒性、横纹肌溶解、光敏反应等)有详细规定。
3、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调整:应避免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同时使用。若患者服用考比替尼60毫克时不可避免需要短期(≤14天)合用中效CYP3A抑制剂,应将考比替尼剂量降至20毫克。停用抑制剂后恢复原剂量。对于已降低剂量的患者,应使用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的替代药物。
1、服药时间:每日一次,最好在固定时间服用,餐前餐后均可。
2、漏服处理:跳过漏服剂量,在下一个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。不要服用双倍剂量来弥补漏服剂量。
3、呕吐处理:若服药后发生呕吐,无需补服,按计划服用下一剂即可。
4、监测要求: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皮肤检查、心脏功能(LVEF)评估、眼科检查、肝功能、血清肌酸磷酸激酶(CPK)及肌酐等监测。
1、孕妇:基于作用机制和动物研究,可能致胎儿危害。应告知孕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。
2、哺乳期女性:建议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2周内不要哺乳。
3、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和男性: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至少2周内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。基于动物数据,考比替尼可能降低女性和男性的生育能力。
4、儿童患者: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。
5、老年患者:临床研究未纳入足够数量的65岁及以上患者以确定其反应是否不同。
6、肝损伤患者:轻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。中度至重度肝损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,需谨慎。
7、肾损伤患者:轻度至中度肾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。重度肾损伤患者的推荐剂量尚未建立。
1、最常见不良反应(≥20%)包括:腹泻、光敏反应、恶心、发热、呕吐。
2、常见(≥5%)3-4级实验室异常包括:GGT升高、CPK升高、低磷血症、ALT升高、淋巴细胞减少症、AST升高、碱性磷酸酶升高、低钠血症。
3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:新发原发性恶性肿瘤(皮肤和非皮肤)、出血、心肌病、严重皮肤反应、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、肝毒性、横纹肌溶解、严重光敏反应等。
暂无明显禁忌症。
1、应避免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(如伊曲康唑)合用,因其会显著增加考比替尼的血药浓度。
2、应避免与强效或中效CYP3A诱导剂(如卡马西平、利福平、圣约翰草)合用,因其会显著降低考比替尼的血药浓度,影响疗效。
储存于室温下,低于30°C(86°F)。